消息發布
科普新冠1 免疫篇|製造高效疫苗有竅門
論者介紹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細菌和病毒的方法,可從中找到製造高效疫苗的竅門。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 : 蘋果新聞網
丘福隆/美國先鋒生物醫學公司前總裁、Scripps Clinic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員、猶他大學醫學院研究員、猶他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
導言:現有新冠肺炎疫苗都是將十幾年疫苗開發研製過程壓縮成一年不到的緊急使用授權(EUA)疫苗,而且目前有些變種病毒已能擺脫現有疫苗的壓制而危害人類,短期內若無新疫苗或新策略,前景將非常危殆。有鑒於此,鼓勵開發新疫苗符合全人類利益。本文將根據已知事實與科學論證,對免疫常識與疫苗開發做簡易的介紹。
【什麼是病原體?】
能干擾生理並引發疾病的生物物質都可稱為病原體。病原體惹禍是怎麼一個概念?請參考一個最簡單的模型,例如:一個井然有序的晶圓製造工廠,突然吹入一陣風沙,於是天下大亂產品報廢。(請注意,沙粒不是生物物質。)現在再舉一個生物物質為病原體的模型,例如:一個正常健康的人體,突然吸入許多新冠病毒,干擾細胞活動破壞生理機能,使人重病不起。
【什麼是抗原?什麼是抗體?】
不屬於身體的異物,並能引起免疫反應以排除該異物者,稱之抗原。抗原侵入人體後,免疫反應產生的對抗抗原分子,稱之抗體。
簡單模型:「左手握拳」,把它想象成抗原;「右手張開」,把它想象成抗體。抗體能夠抓住抗原(有如右手掌抓住左拳)。再進一步想象:別人的手也可以抓住你的拳頭,強壯的手掌會抓得更緊;小孩子的手掌則只能輕輕抓住。換言之,抓住拳頭的力道、速度、方式、抓住部位等等,皆有所不同。
進階模型:抗原與抗體的互動不是剛性的碰撞,而是有如彼此握手具有靈性。譬如平時人們的手臂下垂手掌呈半握狀;兩人走近時伸出手臂張開手掌;手掌接觸後手指緊握展示交情。握手時有鬆有緊,有快有慢,親和力強時熱情奔放,泛泛之交則輕輕帶過,物理化學變化一如人生百態。確實,被抗原引發的抗體是多元化的。因此,好的疫苗設計會產生恰如其份的抗體。
【免疫力概述】
先天性免疫力有:補體分子、自然殺手細胞、來自母體的抗體、各種專責免疫細胞、未經訓練的淋巴細胞等。
後天性免疫力有:受抗原挑戰後能產生抗體的B淋巴細胞、各種抗體、受過特訓的助手或殺手T淋巴細胞、經過訓練或有記憶力的免疫細胞、能傳遞細胞間信息以及引發免疫作用的各種因子等,五花八門各司其職。
先天性免疫力難以對付微小、快速、大量的病毒。由於抗體比病毒更小、更快、更多,能夠有效地捕捉病毒並招來救兵,是病毒的天敵。此外,受過特訓的殺手細胞或免疫細胞也有捕捉病毒的能力。
初生嬰兒經過產道時第一批細菌進入人體,而後各種細菌陸續經過體表與消化道進駐體內成為「人體的一部分」。一個人體約含30兆個細胞(約佔99%體重)以及39兆個細菌(約佔1%體重)。請注意,細菌比細胞小很多。沒錯,數量上細菌在你的身體中佔57%,它們深切地影響著你的生理、心理、習慣、情緒、體重、健康、免疫力等等。當細菌在對的位置,對身體有益;在錯的位置,對身體有害。因此,血液中經常維持著大量的補體分子(含30多種不同分子組成的快速打擊部隊),以便隨時飛快地殺滅侵入血液或細胞組織的細菌,同時也防止細菌在體表與呼吸道上滋生。大致上,補體分子能認出細菌的外壁而主動發動攻擊,也能對被抗體叮上的病原體發動攻擊。值得注意的是,被補體或抗體盯上的病原體很容易誘發後天性殺手T淋巴細胞以及抗體的生成,是製造高效疫苗的竅門之一。
免疫機構是怎麼一回事只有天知道,人類可能永遠搞不清楚。但是,如果把它想像成人類的社會結構,或許較容易理解。譬如,人類先有性別之分,然後有年齡之分,再而有接受職業或非職業訓練之分。以職業軍種為例,有海、陸、空、網、邊防、海巡等。每軍種又因兵科、任務、特訓等而有分別。平時各有所長各司其職,但在緊急需求或指令下,步兵可能被特訓成反恐部隊,海巡可能臨時被調往機場把關,邊防可能必須執行憲兵或交警的任務。人體細胞與免疫系統也有類似之處,例如:細胞由初生態而成熟,由無特訓而成有特技,由單打獨鬥而區域聯防;彼此利用小分子溝通對話、互通信息、訓練成長。再者,免疫细胞必定專業且忠誠地執行任務,它甚至會有記憶力與人工智能式的學習能力,但是不會有指揮官的領導統御能力,因為一個免疫細胞的體積裝不下那麼多足以提供思考的神經細胞。如果能以上述觀念看免疫反應,或許比較不會被其複雜性挫敗而能抓住重點,也會比較有趣。